医院评审为契机构建基于PDCA循环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
新一轮医院评审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的方针,为医院质量管理实现质的飞跃创造了契机,尤其是PD-CA循环的引入,为质量持续改进提供了新思路.以新一轮医院评审为契机,重新审视医院质量管理工作,对持续提高医院的全面质量管理水平大有裨益.
1. 新一轮医院评审遵循PD-CA原理
PDCA循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是全面质量管理遵循的科学程序,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
《论文范文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的制定及条款设置均遵循PDCA循环原理,分D、C、B、A四档来体现,逐步递增,通过质量管理计划制订、组织实现、自我评价并不断改进,实现质量与安全的持续改进.D档为不合格,指针对某项评审任务,医院仅有制度或规章流程,没有执行,相当于PDCA循环仅做到了P( Plan);C档为合格,指针对某项评审任务,医院有机制且能有效执行,相当于PDCA循环做到了P和D( Do);B档为良好,指针对某项评审任务,医院不仅有机制、能有效执行,而且有相应职能部门进行监管,相当于PDCA循环做到了P、D、C( Check);A档为优秀,指针对某项评审任务,医院不仅有机制、能有效执行、有相应职能部门进行监管,而且能持续改进,且改进成效良好,这才是完整的PDCA循环( Plan - Do - Check - Action)‘3].
2. 构建基于PDCA循环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
在新一轮医院评审的大背景下,中日友好医院积极探索,初步构建了基于PDCA循环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
2..1 遵循两个“符合”,使质量管理标准规范化(P)
在构建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时严格遵循两个“符合”,符合《论文范文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的要求,符合医院实际情况.医院质量管理标准只有符合《实施细则》要求,才能向“以病人为中心”的系统性目标转变,才能更好的实现医院全面质量管理水平持续提升的目标.医院质量管理标准只有符合医院实际情况,才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才能产生实实在在的管理效益.为此,医院将《实施细则》归纳整理为知晓熟悉、建立健全、培训考核、落实执行、记录改进等5大类,并将其中的5762项考核要素逐项分解到各级各类岗位,责任到人,初步建立了以《实施细则》为纲领的较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2..2把握三项准则,使质量管理工作常态化(D)
2.2.1 全面动员,用PDCA循环武装员工头脑 以《实施细则》为导向,做好思想动员工作,组织全体员工学习并掌握PDCA循环原理,并将其融人工作实践,是落实基于PDCA循环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基础环节之一.为此,医院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培训动员活动,如由主管院领导对中层干部进行培训动员,邀请知名质量管理专家进行PDCA专题培训,由质管办对全院临床医技科室逐一进行新一轮医院评审标准解读及PDCA循环实际操作知识培训等.
2.2.2 全员参与,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规范日常工作 以《实施细则》为纲领的质量管理体系,纳入了上至院领导下至保洁员等所有工作人员,任何一个环节乃至任何一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医院全面质量管理水平提升.将PDCA循环应用于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来规范日常工作的每一个个人,在全院形成人人关注PDCA、人人参与PDCA的良好氛围.全院一盘棋,全员参与,有利于医院全面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2.2.3 全程监控,确保病人诊疗过程有效受控 借鉴新一轮医院评审中的追踪检查法,在有效监控每一个质量环节的前提下,设计不同类型的追踪路径和追踪地图,重点对优先关注流程( PFP)和高风险流程进行监控,确保了医疗服务和管理行为全过程有效受控.
2..3 结合论文范文考评,使质量/评审一体化(C)
落实基于PDCA循环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关键是建立和完善医院、科室、岗位论文范文考核评价机制.以院、科、岗论文范文考评机制为抓手,将质量管理与医院评审相结合,形成质量/评审一体化运行模式.这样既能保持质量管理与医院评审的有机联系,又能降低管理成本,避免质量/评审“两张皮”现象.
2.3.1 院级有监管、有督查 一方面,各职能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参照追踪方法学理论,定期或不定期对各质量环节进行检查;另一方面,各职能部门组成联合互查组,对质量监控活动进行互查和互评.发现问题以《医院评审/质量管理工作联系单》形式下发责任部门或责任人,限期整改,并提交整改报告.
2.3.2 科室有检查、有评价 各科室由科主任、护士长、质量管理员等组成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严格遵循PDCA循环原理及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对科室整体质量管理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对诊疗护理行为进行检查、分析、反馈.
2.3.3 岗位有自查、有分析 要求各级各类岗位工作人员均按照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相关岗位要求,对自身诊疗护理行为进行自查自评并主动改进.
2..4形成良性循环,使持续改进制度化(A)
医院已逐步形成联席例会、管理评审、统计分析、预防及纠正等4项持续改进制度,它们优势互补,形成联动,促使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沿着PDCA循环轨道形成良性循环.
2.4.1 联席例会制度 每月召开1次由主管院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责论文范文相关临床专家参与的质量联席例会,针对督查发现问题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将整改措施标准化,纳入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全院推广.下次例会时,探讨上次整改效果,未解决问题列入下个PDCA循环.
2.4.2 管理评审制度 由联席例会成员定期进行管理评审,对医院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资源需求情况等进行系统评价,确定改进措施,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2.4.3 统计分析制度 充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全面掌握医院运行、患者安全、医疗质量、合理用药、满意度测评、出院病案论文范文等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趋势性或预警性问题,将问题提交至联席例会进行讨论,探寻最佳解决方案,确保质量持续改进.
2.4.4 纠正及预防制度 通过联席例会、管理评审、统计分析等,发现已存在问题和潜在问题,要求各相关处、科室积极主动采取有效的纠正及预防措施,以达到持续改进和防患未然的目的.
3. 结语
第一,PDCA循环的有效应用,可促进医院全面质量管理水平持续提升.PDCA循环的4个阶段是相对的,无论哪一阶段都同时包含着一个或多个PDCA小循环,大小循环彼此促进,相互推动,进而推动PDCA循环阶梯式上升,推动医院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将PD-CA循环应用于医院质量管理工作,可有效促进医院全面质量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第二,实现质量/评审一体化运行的着眼点在于院、科、岗论文范文考评机制的建立与落实.医院评审和质量管理工作分开运行,不仅割断了医院评审与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机联系,形成“两张皮”;而且势必造成工作忙乱和思维混乱,增加管理成本.通过院、科、岗论文范文考评机制,将阶段性医院评审工作融入日常质量管理工作中,实现了医院评审与质量管理的一体化和常态化运行.实践证明,新一轮医院评审工作促进了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又促进了阶段性医院评审工作向常态化质量管理工作的转变.
我司提供专业的医院等级评审软件 以信息化的手段,提升医院评审的效率,更多功能请与我们联系。
我司提供专业的医院等级评审软件 以信息化的手段,提升医院评审的效率,更多功能请与我们联系。
限时免费试用
如果您想成为我们的客户请点击试用申请
Copyright © 2020 www.yypd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