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热线电话

微信扫一扫
评审动态
浅析医院评审工作与医院管理
摘要:新一轮医院评审工作主要是对医院管理、组织、质量、安全等工作的全面审核评价,其内涵丰富,刚性要求高。我院在参与医院等级评审过程中,树立 “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围绕“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主题,全员参与,经过三年的实践和持续改进,顺利通过医院等级评审,促使医院管理模式从粗放的行政化管理转向精细的信息化管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医院评审工作 医院管理
  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于全国范围之内开展了医院等级评审制度,旨在通过等级评审以规范化医院各方面工作,提升医院管理及服务质量。经过二十余年的探索和实践,卫生部医管司于2011年出台了《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及实施细则、《医院评审暂行办法》,由此,新一周期医院评审工作正式拉开序幕。该项评审标准设置借鉴了美国及日本等国家的医院评审评价经验,同时也遵循了PDCA循环原理,是各地开展三级医院等级评审工作的主要依据。基于此研究背景,下文主要分别阐述医院在评审活动过程中,能基于现有资源条件,在医疗品质和医疗服务绩效上实现最佳的效果,为提升医院经营管理的科学化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一、浅析医院等级评审
  (一)医院等级评审制度概述
  医院等级评审制度启动于1989年,是我国国家卫生部门针对医疗卫生机构,根据其任务、规模、功能进行评审定级的一种制度。由低至高共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每级则又根据各医院之间的医疗水平、科研能力和医院环境等将其分为甲等、乙等、丙等。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医疗机构评审制度,由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按照医疗机构评审办法和评审标准,对医疗机构的执业活动、医疗服务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价”。卫生部也先后颁布实施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医疗机构评审标准》《医疗机构评审办法和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等,由此,医院评审制度开始纳入法制轨道。1998年因多方原因卫生部中断了医院评审工作。2008年新一周期评审重新启动,于2011年启用新的评审办法和标准开展医院等级评审工作。
  (二)新一周期医院等级评审的突破
  主要是将医改任务完成情况作为重要指标,突出医疗品质和医疗服务绩效为评审重点。其次评价条款设计上与国际通行的患者安全及质量管理接轨。第三是条款评价上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PDCA全面质量管理原理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判断,强调过程质量管理,环节间有效衔接,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各项制度与流程落实到位。第四在检查方式上,采用适合对过程质量管理能够有效监控的追踪检查法,强调对医疗服务管理问题整体判断、综合判断。
  (三)新一周期医院评审办法和标准的主要特点
  1、多维度评审
  医院周期性评审包括对医院的书面评价、医疗信息统计评价、现场评价和社会评价等四个维度的综合评审。
  2、坚持公益性
  强调医院的功能定位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要求医院适度发展规模,注重内涵建设,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医疗服务体系。
  3、引入持续质量改进科学管理方法
  增强了对医院医疗质量和安全的评价力度,突出对医院在保障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和效果进行评价。且标准之间有重复,从多个角度印证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对诊疗技术、各类人员、服务环境等是否有管理,管理方式是否科学,如信息收集与分析、管理工具的应用、管理的效果及可持续性等,利用多种评价方法公平和公正地反映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安全保证。
  4、在医疗信息统计评价中,通过收集记录诊疗过程、反映诊疗结果等情况的数据信息
  利用统计学方法开展全样本质量评价。其次利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等方法评价医院服务绩效。
  5、新标准要求医院把评审作为医院管理持续改进过程
  引入了自评或内审的新概念,更强调医院自身的持续改进,强调通过调动医院积极性,提高内涵建设能力和水平,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评价。
  二、浅析医院等级评审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与成效
  结合本次我院参与医院等级评审活动的经验,将评审工作对医院经营管理所发挥的作用及成效归纳如下。
  (一)医院评审工作紧紧围绕医改中心任务
  体现了政府管理医院的方针和战略,为此,医院评审体系已经成为医院经营管理和发展建设的风向标。
  (二)评审标准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详实的技术和管理标准
  为医院运行提供了可供参照和遵循的原则和规范,在整个评审过程中,对医院管理决策形成支持能力,促进了医院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以评促建,促进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医院首先是结合等级评审工作,建立完善的三级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委员会负责相关领域的管理决策以及职能科室负责相关领域的监督与管理职权和科室质控小组负责本科室内的质量管理目标任务。体现决策、控制与执行三个层次的管理,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PDCA常态化管理模式,实现医院质量与安全的科学化管理和持续改进。其次是建立完善的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与考核体系,实施综合质量目标管理。如建立考核和评价临床、医技科室、院感、护理单元的质量评价指标与标准,开展考核和评价,实现质量与安全指标体系与科室规范化管理有效结合,切实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建立考核和评价行政后勤管理质量标准,开展考核和评价,实现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与职能有效结合,切实提高职能部门的管理效能。第三是整章建制,完善制度,有章可循。如我院按照三级医院评审标准要求,对每个环节工作制度、流程、各级职责、诊疗指南、操作规范、应急预案等进行全面梳理,共修订完善了30多册管理指导书以及若干相关配套文件。然后通过不断地学习、培训与演练、执行、监管、反馈,不断地修订完善,形成了切合实际、更为优化的制度管理体系。
  (四)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提高基础医疗质量
  医疗质量仍然是医院管理的永恒主题,以标准化管理为起点的医院评审,其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为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始终围绕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以及持续改进,为此,医院结合实际选择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医院管理方法和技术,围绕医院持续质量改进进行策划,使医疗质量稳步提升,医疗纠纷有效减少,医疗事故零出现。
  (五)促进人才培养和技术建设
  医院的技术水平、重点专科建设是评审的又一重点。为此,医院因地制宜出台了各项鼓励搞科研的政策和办法,加大了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的投入,建立了人才引进机制,使我院的教学、科研与技术水平及人才培养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六)增强医院的凝聚力
  医院在评审过程中,上下层层动员,号召全员参与,指标分解到科室,责任落实到个人,形成了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群体意识。
  (七)信息技术是医院评审重要的支持手段
  为此,医院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逐步完善了医院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了医疗质量控制、安全管理信息数据库,对医院质量监控指标进行统计与评价分析。
  三、结束语
  高水平的管理质量及医疗质量是保证医疗单位正常运营的根本,而上述两项质量的提升不仅需医院真实考量病人及其家属的需求为其提供全程优质的诊疗和护理服务,将“以病人为中心”纳入长期建设和发展的主题,还需实现发展方式向质量效益性的转变、管理模式向精细的信息化管理转变,投资医院发展建设向扩大分配、提高医务人员收入上转变,进而同步实现提高效率、提高质量、提高待遇,如此方可增强医院的竞争力及经济效益,取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秦至臻,高敏,彭卫平等.医院等级评审对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影响评价[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
  [2]杨志杰,梁宇红.在等级医院评审活动中对药房工作改进的思考[J].医学信息,2012;25
  [3]李斌,丁碧岚,石祥宇等.PDCA循环在等级医院评审中的应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2;23

限时免费试用
如果您想成为我们的客户请点击试用申请
0531-62325085
18300590912
3113243856
钟经理
Copyright © 2020 www.yypd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鲁ICP备16021316号-1 百度 国家卫健委 (旧版)动态 (旧版)公司动态